首页
藏品
藏品总目
藏品库
活动
活动预告
动态
动态
山丹举办“石榴结籽心连心 共筑民族团结情”挂画制作活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民族团结,基础在于搞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要深入践行守望相助理念,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博物馆是重要的社会活动教育基地,为了进一步宣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促进各民族团结,普及民族知识,让学生们近距离感受各民族独特的魅力和浓郁而古朴的文化,山丹县博物馆将于2024年8月开展““石榴
2024-08-20
533
查看详情
山丹县举办“竹趣横生 且听风吟”主题社教活动
山丹县举办“竹趣横生 且听风吟”主题社教活动竹编的历史相当悠久,在距今约5000年的良渚文化遗物中就有竹编器具。竹编指竹丝蔑为“经”,编织的蔑为“纬”,由经与纬的挑压可以编织出千变万化的图案,从而制作出千姿百态的竹编产品。其中竹编风铃是一种具有欣赏和艺术价值的工艺品,非遗竹编风铃带大家回归自然意趣,缔造天籁之音。8月19日,山丹县博物馆开展了“竹趣横生 且听风吟”主题社教活动,让孩子们在亲身实践中体验非物质
2024-08-18
624
查看详情
山丹县举办“研”途“学”知识,“学”中“铸”精神——徒步汉明长城研学旅行实践活动
研学旅行是推动我国素质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抓手。为提升学生综合素质,陶冶学生情操,山丹县博物馆于2024年8月13日开展了以“研”途“学”知识,“学”中“铸”精神为主题的研学实践活动,旨在引导学生用身心投入感知世界,在研学中获得知识和能力,开阔眼界、增长见识。第一站——山丹县汉明长城博物馆经过一个半小时的车程,孩子们来到山丹县汉明长城博物馆,讲解员带领孩子们参观了历史文物,了解了甘肃省历代长城分布
2024-08-14
1093
查看详情
山丹县举办“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二十四节气手工贴画主题社教活动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秋天的第一个节气,标志着孟秋时节的开始。立秋也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由阳盛逐渐转变为阴盛的转折。为了让孩子们感受立秋的节气氛围,感受时令的变化、季节的转移,山丹县博物馆于2024年8月8日开展了“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二十四节气手工贴画主题社教活动。立秋的由来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第13个节气、秋季的第一个节气,每年公历8月7日-9日交节,北斗星的斗柄指向西南,太阳到达黄经13
2024-08-14
515
查看详情
山丹县举办“探皮影之戏,感国粹之美”主题社教活动
据传说,西汉时期,汉武帝深爱的妃子李夫人去世,汉武帝思念之情难以言表,于是便出现了皮影戏...... 皮影戏,旧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让观众通过白色布幕,观看一种平面偶人表演的灯影来达到艺术效果的戏剧形式;而皮影戏中的平面偶人以及场面道具景物,通常是民间艺人用手工,刀雕彩绘而成的皮制品,故称之为皮影。皮影戏是我国出现最早的戏曲剧种之一。中
2024-08-13
462
查看详情
山丹县举办“肩上云霞”手工绘画 主题社教活动
“云肩戴月初香晚,去雁何处问有音。”在初秋到来之际让我们和小朋友一起采摘一朵祥云披在肩上吧 为引导青少年探索中国国粹京剧传统服饰“云肩”之美,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8月5日,山丹县博物馆开展“肩上云霞”手工绘画主题社教活动。非遗课堂云肩,又称“披肩”,是中国古代置于肩部的装饰物,起初只是用于保护领口和肩部的清洁,后逐渐演变成为一种装饰物,在明清时期被汉族女性吸收搭配于服饰中,自此成为汉族女性代
2024-08-12
495
查看详情
山丹县举办“包上绘梦,让创意飞扬” DIY涂鸦麻布袋活动
为倡导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减少塑料袋的使用,引导少年儿童从小养成环保节约的良好习惯,增强儿童的动手能力,促进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8月9日,山丹县博物馆开展了DIY涂鸦麻布袋活动,让孩子们在环保袋制作涂鸦中感受创意和环保的魅力碰撞。 活动开始前,社教老师通过PPT简单地为大家介绍麻布袋的优点和作用。接着,开始分发颜料、麻布袋等制作材料,并向大家介绍了涂鸦麻布
2024-08-12
525
查看详情
山丹县举办“笔绘彩陶·罐藏千秋”主题社教活动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国瓷器发展渊源流长。陶瓷以自身独特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影响着世界。四坝文化作为中国史前文化考古中独特而稀有的文化类型,因其地处河西走廊中部的古弱水河畔,对研究古弱水流域和河西地区的史前文明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2024年8月12日,山丹县博物馆以四坝文化为主题,举办了“笔绘彩陶.罐藏千秋”主题社教活动 活动一开始,社教老师以多媒体授课的形式讲授了四坝彩陶的发展
2024-08-11
351
查看详情
山丹县举办“青铜耀辉 熠熠生辉”主题社教活动
青铜是中国商周时代最主要的器具材质。中国的青铜时代从公元前2000年左右形成,经夏、商、西周和春秋时代,大约经历了十五个世纪。在商晚期和西周早期,青铜的冶铸业作为生产力发展的标志而达到高峰。中国青铜器制作精美,在世界青铜器中享有极高的声誉和艺术价值。青铜纹饰则是青铜器上最具特色的部分。饕餮纹、云雷纹、夔龙纹等各种纹饰,或神秘威严,或灵动优美,充满了想象力和创造力。这些纹饰不仅仅是装饰,它们还蕴含着丰富
2024-08-11
308
查看详情
山丹县举办“如水清如月明”——水月观音画像白描体验活动
白描是中国传统绘画技法之一,指的是只用线条勾勒事物的轮廓,而不加渲染和颜色的绘画技法。为传承中国传统绘画技巧,让青少年更加了解中国传统文化。8月7日,山丹县博物馆开展了“如水清如月明”——水月观音画像白描体验活动。 社教老师以图片的形式让孩子们欣赏了水月观音造像,并通过介绍水月观音形象的流变,让孩子们了解了水月观音的图像元素以及创作依据。紧接着,讲解员带着孩子们到展厅参观了馆藏宋
2024-08-06
321
查看详情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山丹县举办“一纸一卷 纸有大意思”衍纸制作活动
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是文化与自然遗产日,今年是第19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山丹县博物馆围绕“保护文物 传承文明”的主题,特举办“一纸一卷·纸有大意思”衍纸制作活动。衍纸也称卷纸,是中国传统的民间手工艺品,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衍纸在中国各地都有所流传,每种衍纸样式都有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文化内涵。衍纸是用彩色的长纸条作为基础材料,运用卷、捏、粘等手法,将纸条制作成一个个形式多样的小元素,经过组合拼贴后形成
2024-06-10
328
查看详情
【“5·18国际博物馆日”系列活动】山丹县举办“诗意国风·锦罗玉衣”传统服饰制作进校园主题社教活动
中华民族又被称为华夏民族,它名字中的“华”便是来自它美丽的肌肤——服饰。传统服饰是反应过去的时代文化和人们对地域环境影响下形成的文化标志之一。它们各具特色,充分揭示了不同时期的社会形态,不同环境下,人们对生活、对美的种种追求向往。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山丹县博物馆于2024年5月14日走进山丹县位奇镇中心小学,带领同学们一起探索传统服饰的奥秘。活动开始,社教老师通过PPT向同学们讲解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服饰
2024-05-11
338
查看详情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Copyright © 2025 山丹县博物馆 All Rights Reserved .
陇ICP备2023000804号-1
甘公网安备 62072502000155号
技术支持:世纪伟业
网站访问人数:83004
$('#parentIframev').on('click', function(){ layer.open({ type: 2, title: false, maxmin: false, shadeClose: true, //点击遮罩关闭层 area : ['74%' , '600px'], content: 'map.php', end:function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