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
【5.18国际博物馆日系列活动】山丹县博物馆开展“赏建筑之美,探榫卯结构”古建筑榫卯拼装体验活动
发布日期:2025-05-01  浏览次数:123

凹凸藏春秋,卯榫纳乾坤,匠心贯古今。为了发挥小朋友们的想象力,锻炼动手能力。5月1日下午,山丹县博物馆开展了“赏建筑之美,探榫卯结构”古建筑榫卯拼装体验活动。

       01 榫卯魅力 

         榫卯结构,中国古建筑以木材、砖瓦为主要建筑材料,以木构架结构为主要的结构方式,由立柱、横梁、顺檩等主要构件建造而成,各个构件之间的结点以榫卯相吻合,构成富有弹性的框架。

榫卯是极为精巧的发明,这种构件连接方式,使得中国传统的木结构成为超越了当代建筑排架、框架或者钢架的特殊柔性结构体,不但可以承受较大的荷载,而且允许产生一定的变形,在地震荷载下通过变形抵消一定的地震能量,减小结构的地震响应。

02 榫卯知识小课堂

活动开始,社教老师通过讲解PPT的形式,向孩子们介绍榫卯结构,讲述了榫卯结构的历史背景,发展过程和榫卯结构展示,并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向孩子们介绍了的制作工艺,孩子们对榫卯这一古人的智慧结晶有了初步的认识。

4.jpg

7.jpg

03 制作过程

理论学习结束后,紧张刺激的拼搭环节开始了。孩子们坐在桌前,迫不及待地打开社教老师分发的八角亭材料。在老师们的耐心指导下,孩子们逐渐找到了方法。在一次次的尝试与失败中,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得到了锻炼,空间思维更加清晰

5.jpg

6.jpg

7.jpg

9.jpg

1.jpg

2.jpg04 成果展示

3.jpg


6.jpg

13.jpg

5.jpg

16.jpg

图片

图片05 总结

图片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培养青少年的动手实践能力、创新思维和科学素养愈发重要。八角亭作为中国传统建筑的典型代表,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与科学知识。通过开展八角亭拼装模型制作活动,让参与者在动手操作过程中,不仅能够深入了解传统建筑结构与科学原理,还能锻炼手眼协调能力、空间思维能力,激发对传统文化和科学探索的兴趣。「凸为榫,凹为卯,和而不同方成器。」传统不是静止的历史,而是等待被重新点燃的火种。期待与你,在下一寸木、下一凿痕中,书写属于这个时代的匠心故事。











返回列表 

—— 分享 ——

Copyright © 2025 山丹县博物馆 All Rights Reserved . 陇ICP备2023000804号-1 甘公网安备 62072502000155号 技术支持:世纪伟业 网站访问人数:123069